公司对管理者和管理提出了“四精”要求,即:蓝思科技讲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精心、精明”的,蓝思科技讲的企业管理必须是“精准、精益”的。
“精心”:蓝思科技讲的企业管理者,对待事业要有信念,面对困难要有意志,在岗担责要有敬业精神,做到上心、用心、精心。只有用心做事,才能追本溯源,了解所做工作的全部内容,进而把工作做好。若“人在曹营,心在汉”,再多的工作也只是浮于表面,做出来的业绩可能仅仅是勉强合格、谈不上优秀,更谈不上**。工艺技术的日常工作繁杂,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理顺自己的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的根源,沉下心来,才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率,管理成本才能随之下降。反之,是在周而复始重复无效劳动,问题没解决反而愈积愈多,人会越做越累,管理成本剧增,得不到好的效果,自己没得到锻炼,反而消磨我们的意志,最后无果而终。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务必做到“人在、心在”,精心做事。
“精明”:我们所要求的精明,不是小聪明,不是讨巧投机,也不是圆滑算计,而是对管理者专业素质的深度要求和眼界心胸的广度要求的统一。精明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职业要求,在处理日常事务当中,我们是简单的个人,只有我们公司集体受益,我们个人才会获益。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处理日常工作中,若一味停留在“我会获得什么”,会将自己困于局部,无法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思考全局的问题。也许我们个人是执行公司某些发展战略的战术执行者,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更高一级的管理者或者是老板,就会去想这项工作如何做,才能让公司整体获益,而不是局部范围获益。因为有些局部的获益是以损伤整体利益为代价,这样的获益是不可取、不持续、不长久的。所以唯有“精明”,才能有这样的洞察力,同时反过来要求我们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做到精明。
“精准”:精准是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端对端的精确管理。精准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处理日常事务中,只有精准发力,集中优势资源来处理问题,才能有好的效果。反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未找到准确的问题点,到头来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想而知,这其中的管理浪费、资源浪费有多大,在目前这样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谁该为这样的后果、为这样的时间成本来“买单”呢?所以要求我们管理者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抱着“差不多、可能”等心态,因为较前端的“差不多”,到较终传递下来可能就是“差很多”,因为偏差得不到纠正只会越传越大,较终使集体、使个人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精准管理。
“精益”:精益是精益的管理、精益的制造、精益的服务,较终实现企业精益的发展。“精益”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执着的追求,在目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一个企业无法保持盈利,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企业中的个人,也是在消耗自己的价值。企业的运营根本就是要获得利润,所以要求企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尽可能多做增值的事情,尽量减少内部的消耗,尽量减少我们的不合格产品,降低我们的质量成本、管理成本。所以,我们应该精益求精,通过持续改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产品才能越卖越好,企业才能做大、做长久。反之,内部过多的消耗,企业无法发展,我们个人也无从谈获益。
总体而言,“求精”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作为企业现场的管理者,唯有坚持“四精”的相关要求,将“四精”的要求深入自己的意识形态,将意识转换为行动,将行动转换为习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