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中几个痛点,你中招几个?

2020-04-30 浏览次数:785
信息化项目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和艰巨的任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面对决策、投资、建设、协作、运营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严谨的管理机制、科学的建设方法、专业的工作团队,则很难取得信息化能带来的效率和效益。

     

技术与管理不匹配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较常见的就是企业管理水平与信息系统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如果企业战略不明、管理混乱、人员流失,即使实施再大范围的信息化项目、购买再**的产品也解决不了管理、经营层面的问题,反倒加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造成反作用力。     
管理层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优化管理流程,继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技术拉动管理的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达成这个预期的企业少之又少。华为实施IPD系统建设的同时,也同步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变革、流程优化和人员调整,才带来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缩短40%~60%、产品开发浪费减少50%~80%、产品开发生产力提高25%~30%等成果。只有技术与管理匹配,信息化项目建设才能发挥功效,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干系人角色错位


对于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有一个形象的称呼:“一把手工程”。从正面看,企业**或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积极给予指导和协助;从负面看,如果一个项目不是**提出或支持就很难推进。究其原因,角色错位是关键问题所在。

管理层过度参与
企业**人员过度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存在多种表现形式,较常见的体现在决策层面。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很多来自于管理层面,缺少完整的需求管理和决策机制。如何有效约束**需求,控制突发、即兴项目,需要管理层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流程的逐步完善。

业务部门不作为

信息化项目建设必然会触及到业务流程的变更,影响业务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没有动力,在业务部门的固有思维中,信息化是IT部门的事。
实际上,如果业务部门对信息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对业务流程缺乏改善的决心,不能深度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仅仅依靠IT部门,项目是不可能获得有效成果的。目前,这种问题已经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由业务部门发起,并对项目的建设成效承担具体责任。


用户群体被忽视

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员工提供便捷易用的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但作为较终用户的企业员工长期游离于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之外,未能真正参与项目建设的需求论证、方案设计、系统测试等环节。
建成后的信息系统在功能模块、用户体验方面无法达成员工需求而触发抵触情绪,不利于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宣传推广,较终形成管理层和建设部门感觉系统良好,但员工使用感差的情形,同样导致了项目的失败。有效的用户沟通对于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IT部门角色尴尬       

IT部门在多数企业中都属于职能序列中的二级或三级部门,基本不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流程制定。以服务为主的定位,导致IT部门话语权不高、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控制力较低,角色尴尬。
同时,IT部门自身缺乏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的动力,不能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也加深了部门被边缘化的现象。

lansitech.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 18924808106